艾威讯宣传海报

古人最初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

举报
导读 古人是如何测量一天、一月和一年的时间跨度的?他们又是如何记录天空中那么多星星的相对位置的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历程吧!

早在几千年前,中华民族很早就开始探索时间的奥秘。诸如金乌逐日等神话故事,便是古人对日夜更替、时间变换的想象。他们从气候和天象变化中发现了节气的规律,编制出历法,服务于生产生活,这是何等的智慧和想象力!

那么,古人是如何测量一天、一月和一年的时间跨度的?他们又是如何记录天空中那么多星星的相对位置的?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历程吧!

历史上,古人是靠太阳的地理位置来确定的。他们根据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和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,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。这些节气的开始大致是在每年的春分、夏至、秋分和冬至四个时节,每个节气的持续时间为约15天,每个节气有自己的特点,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四季的变化。

古人还通过观测星象和望远镜来确定节气。他们研究太阳、月亮和其它星象的位置变化,根据这些变化来确定节气。在中国古代,有一部著名的节气书《授时历》,可以帮助人们记住节气的开始和结束时间。节气书中每一个节气都有一段诗来描述其特点,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节气的精神。古人的观测技术在确定节气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,它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节气,而且有助于人们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,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生活中的节序,维护节气习俗,传承中华文明。

古人最初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

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作用与含义

日月的神话与想象

这件极富对称性和动态之美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诞生于 3000 多年前,金饰极薄,厚度仅有 0.02 厘米,镂空的线条简练流畅,充满了灵动的韵律。这件富有象征意义和想象力的金饰,生动呈现了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——4 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,周而复始,生生不息。

商周太阳神鸟金饰不仅展现了3000 多年前工匠们纯熟的技艺,还反映了古人敏锐的观察力。有考古学家推测,或许是古人看到了太阳黑子,并把它们想象成了神鸟,才制作了这件金饰。

我国确实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太阳黑子的国家。《汉书·五行志》中就记载了西汉汉成帝河平元年(公元前 28 年)3 月的一次观测结果:“日出黄,有黑气,大如钱,居日中。”这对太阳黑子的出现时间、形状、大小、位置都做了准确的记录。从那时起到明末,正史中的太阳黑子记录就有上百次,给我们今天的天文学研究留下了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。

说起金乌,很多人会联想到湖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寶——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 T 形帛画。在帛画右上角,大家一眼就能看到火红的太阳中站着一只乌鸦。左上角的一弯新月上,有玉兔和蟾蜍。在天气晴朗、月圆无云的夜晚,请大家认真观察月亮上的阴影,那些阴影是不是真的有点儿像帛画上的玉兔和蟾蜍呢?

我们知道,月亮本身不发光,月光来自月球对太阳光的反射。那些像“蟾蜍”和“玉兔”的阴影,其实是月球上火山岩浆冷却之后形成的低洼平原,因为反光度较低,所以看起来就暗一些。古人可能就是根据这明暗变化,想象出玉兔、蟾蜍和嫦娥等形象,创作了嫦娥奔月、玉兔捣药等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。

日月运行与时间流转

你一定听说过夸父追日的神话。相传巨人夸父立志追赶太阳,不料却渴死在半路,他的手杖在掉落的地方化成了一片桃林。有人说,夸父很可能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天文学家,他不是在追逐太阳,而是在观测日影,他的手杖其实是一种叫作“表”的天文测量工具。

表是什么?原始的表是直立于平地上的竿子或石柱,人们通过观察在太阳照射下的表的影子来判断时间。古人又在表的底部装上“圭”。圭上有刻度,一头与表垂直相连,另一头朝向正北方向。阳光照射在表上,表影投在圭上,不同时间的表影是不同的,通过测量表影的长度便可以判断时间。后来,人们又制作了更加小巧便携的圭表,方便随时进行测量。

古人最初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

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作用与含义

在古代,圭表重要的用途之一就是测定节气。古人发现,一年当中不同日期的正午时段,日影的长短会有变化,他们将正午表影最长的一天命名为冬至,还将相邻两个冬至之间的间隔周期称为一岁,也就是一个太阳年,大约是 365.24天,又把一个太阳年均匀地分为 24 份,这就是二十四节气。早在西汉时期,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《太初历》就将二十四节气定为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补充历法。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候的四季变化。比如,在清明节气到来时,天空清爽明净,万物生机勃勃,是春耕、春种的好时节;而芒种也有“忙种”的意思,表示忙碌的田间生活即将拉开序幕。

在中国传统历法中,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确定月份的“朔望月”。我国先民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“朔望月”,每个朔望月大约是29.53天。通常每年有12个月,但是这样算下来只有354.37天,与每个太阳年差了将近11天,所以中国传统历法每2到3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。

面对太阳和月亮,我们的祖先不仅创作了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、浪漫唯美的诗词歌赋,更留下了科学严谨的观察与记录。如今,中国航天人依旧胸怀这份浪漫,把开始于 2004 年的中国探月工程命名为“嫦娥工程”,继续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月球。2020 年12 月 17 日,嫦娥工程最新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的返回器带着 2000克的月球样品回到地球,创造了“嫦娥奔月又下凡”的“新神话”。

古人最初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

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作用与含义

二十四节气的含义

立春:表示严冬已逝,春季到来,气温回升,万物复苏。

雨水:由于气温转暖,冰消雪化,雨水增多,故取名为雨水。

惊蛰:蛰的本意为藏,动物冬眠称“入蛰”。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,故称惊蛰。

春分:这一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,故曰“春分”。昼夜长度各半,冷热均衡,一些越冬作物开始进入春季生长阶段。

清明:含有天气晴朗、草木萌发之意。此时气温渐暖,草木发芽,大地返青,也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。

谷雨:由于雨水增多,滋润田野,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,故有“雨生百谷”之说。

古人最初靠什么确定二十四节气

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作用与含义

立夏:标志着夏季的开始,视为气温升高的开端。此时万物生长旺盛,欣欣向荣。

小满:“小满者,物至于此小得盈满。”(吴澄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)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经开始灌浆饱满,但尚未成熟,故称“小满”。

芒种:芒,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。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,可以采收留种了,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。

夏至:是全年中白昼最长、黑夜最短的一天,也说明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。

小暑:属于“三伏”中的初伏,天气炎热、蒸闷。气温虽高,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,故称小暑。

大暑:正值“中伏”前后,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气温最高。

立秋:预示着秋季即将开始,天气逐渐转凉。不过暑气并未尽散,还有气温较热的“秋老虎”之说。

处暑:“处,止也。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(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)代表暑天即将结束,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。

白露:由于昼夜温差加大,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露珠,故称白露。

秋分:与春分相同,昼夜几乎等长,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。

寒露:冷空气渐强,雨季结束,气温由凉转冷,开始出现露水,早晨和夜间会有地冷露凝的现象。

霜降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(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)由秋季过渡到冬季的节气,开始有霜冻的现象出现。

立冬:标志着冬季的开始。田间的操作也随之结束,作物在收割后进行贮藏。

小雪:“十月中,雨下而为寒气所薄,故凝而为雪。小者,未盛之辞。”(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)大地呈现初冬的景象,但还没到大雪纷飞的时节。

大雪:“大者,盛也。至此而雪盛矣。”(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)此时天气较冷,不仅降雪量增大,降雪范围也更广。

冬至:与夏至相反,白昼最短,黑夜最长,开始“数九”。过了冬至,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。

小寒:此时正值“三九”前后,大部分地区开始天寒地冻,但还没有到达寒冷的极点。

大寒: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,相对于小寒来说,标志着严寒的加剧。

收藏
来源:互联网 责编:站长
免责声明:该文转载自【互联网】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!如有问题,请立即向本站举报。
声明:该文为本站版权作品,未经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或镜像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免责声明:该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!如有问题,请立即向本站举报。
艾威讯宣传海报
评论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跟帖 2 参与 242
请先 登录 后发表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立场。
全部评论
最新 / 最热
暂时没有评论
艾威讯宣传海报
热门精选
艾威讯宣传海报
艾威讯宣传海报
Copyright © 2022-2023 BAONUNIAO 艾威讯 版权所有